构建私有云:一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下)

晓黎 发表于:10年09月03日 09:35 [编译] 服务器在线

  • 分享:
[导读]虚拟化和云并不是一回事;就云而言,体系架构必须在虚拟化软件层的顶部构建来提供自动化和协作功能。

延伸阅读:《构建私有云:一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上)

虚拟化只是私有云蓝图的一部分

DoSERV服务器在线2010年9月3日 国际报道:许多IT经理人将私有云等同于虚拟化。他们所描述的通常是虚拟基础架构,这意味着"你可以将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当做是工作负载随需使用的一个资源池",主要从事企业IT基础架构研究的Ideas International公司副总裁兼高级分析师汤尼.爱农这样解释道。

但是虚拟化和云并不是一回事;就云而言,体系架构必须在虚拟化软件层的顶部构建来提供自动化和协作功能。

没有一招制敌的正确方法从传统数据中心过渡到私有云环境。

协作就是细条各种类型资源的交付,比如处理器,存储和网络,来提供整合的配置流程;资源可以在几分钟而不是几天或者几周时间就能完成传递。一言以蔽之,一个简单的命令或者请求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动作,可能是以一个特殊的顺序来协调配置请求。

私有云的整个要点就是允许IT管理者降低成本了提供所谓的灵活配置,而不仅仅是让基础架构管理更加方便。虚拟化基础上的私有云可以将技术基础架构转化为资源池,这个资源池可以随需配置并且将人为干预降到最低。

不把重点放在IT服务交付上,你就无法真正获得私有云的回报。

私有云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对比

Verizon Business公司的云计算首席架构师杰夫.邓肯解释说,在传统数据中心的创建过程中,你每次增加服务器都需要进入防火墙控制台,设置防火墙规则,将服务器连接到虚拟本地区域网上,创建负载平衡并进行许多其他的测试。但是私有云必须将人为干预降低到最小,而不仅是用新的计算机或者存储来满足需求。在云环境中,有一个控制台能让操作人员设置让整个流程自动化的参数,无需IT人员来登录不同的控制台来行使安全,网络和服务器操作系统职能。

在私有云和传统数据中心之间另一个主要差别涉及IT流程。私有云可能需要对所使用的数据和需要重新编写的流程来重新进行构建。

举例来说,目前许多IT企业都主张需求的设置必须满足预算内的配置流程;需要跟存储,网络和服务器部门进行探讨以及数以吨计的案头工作。这类流程与云上的流线型的,持续性的配置构成鲜明的对比。传统数据中心的配置时间可能需要数周,而云上只需要几分钟。

为了利用私有云,你还需要对遗留应用软件的配置重新调整。许多遗留应用软件是在大型机和所有权UNIX平台上运行的。大部分虚拟化环境(包括私有云在内)都是在X86系统上运行的。

在虚拟化环境中,我们通常不知道在任何指定时间内应用软件在那里运行。因为多数遗留应用软件是与专用平台绑定的,在私有云上运行这些应用程序通常需要对他们重新构建。

将应用软件与硬件设备相分离是云的特色,私有云也包括在内。在传统的数据中心里,这10台服务器可能在运行记账应用软件,那5台服务器可能运行的是客户关系管理应用软件。不过有了私有云,你就无需提前知道那台服务器运行着那个专门的应用软件。在任何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软件都应用软件必须运行的时间周期内都可以自由调用。

私有云涉及两个部门:IT(数据中心)运作部门和希望运行应用软件的企业用户。私有云赋予了企业用户快速破家诶之服务器和运行他们所需应用软件的机会--而且无需人为干预。

IT运作人员必须确保有足够的资源供这类随需计算(这些都是公有云上可供使用的)使用,这通常意味着用户等待所需资源的响应时间缩短为分钟,而不再是以天来计算。

这就是私有云的全部:提供公有云的随需灵活性但是却是在企业防火墙内部完成。

另一个不同是某些IT管理者或者企业用户可能希望私有云能像公有云那样运作。在公有云上,公有云提供商的IT运作团队要对计算基础架构负责,企业的业务应用软件团队要根据公有云协议负责管理和监控他们自己的应用软件。如果私有云也希望以类似的规则进行运作,就意味着IT部门可能要放弃其在传统应用软件管理方面的角色。

[责任编辑:査彬]
Doserv原创 Vicky Z
纵观IT发展的历程,我们发现IT技术从最早的分布式结构走向了大集中的架构,而今,云计算的出现又将IT重新引向了分布式的老路。
官方微信
weixin
精彩专题更多
联想发布“腾云计划”正式进入云市场,同时推出ThinkServer Gen5,在众说纷“云”的云时代里联想推出云战略正当其时,服务器产品线的更新便是联想云时代里前行的新生力量。
2014年11月6号,HPC China 2014大会在广州长隆酒店正式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板,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承办。
思科UCS:突破性能极限 重新定义平台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订阅中心

Copyright © 2013 DOIT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